时间:2021/1/29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 http://m.39.net/pf/a_4593012.html

ERDOS(鄂尔多斯)时装邀您一起探索

一座县城的分分合合

一个地方与一个人一样,既有着大家都拥有的同质共性和普世规律,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前世今生和个性特点。譬如襄汾县,因为其独特的诞生、演变和发展轨迹,才成为了如今的模样,成为了世间的唯一。

许多人都知道,襄汾县是年由原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而成的,但对其更早的身世,恐怕就知之甚少了。

现在我们就简单地捋一下襄汾县的前世今生。

-1-

提起襄汾,都说这是个很古老、很有历史的地方。古老到什么程度呢?

古老到旧石器时期,这里就生活着“丁村人”;

古老到多年前,帝尧曾在这里建都立国;

古老到春秋时期,这里曾做过晋都;

古老到战国时,这里曾有过“襄陵邑”和“汾城”;

古老到汉代初期,这里就设置了县制。

因为古老,所以厚重;因为厚重,所以有故事。在历史的天空中,襄汾有几颗很亮眼的星座。

丁村

话说汉初,也就是多年前,汉王朝在临汾盆地南端的汾河岸畔,设置了两个县,一个叫襄陵,一个叫临汾,这便是襄汾县的肇始。

应该说,汉初设置的县并不是最早的县制,我国最早的县制出现在春秋早期,当时的秦、晋、楚等诸侯国便开始在新兼并的边远地区设县,成为隶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形式。

到了战国时期,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,产生了郡辖县的两级地方政权,郡县制开始形成。到了秦代,干脆全面推行“郡县制”,全国分为三十六郡,若干个县。

经过秦末农民起义,楚汉相争而建立的汉朝,对地方实行的则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,也就是郡国并行制。

汉高祖刘邦在多年前就玩开了“一国两制”。

对襄陵和临汾,还是“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”吧。

-2-

襄陵县是以境内有晋襄公陵而得名,《汉书著》师古曰:“晋襄公之陵,因以名县”。

晋襄公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。

他温文尔雅,善纳箴言,老爸晋文公死后,继承君位,垂拱而治,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,北伐狄人,南略楚国,东征卫国,西阻秦国,重组六卿,将晋国霸权再度推向高峰。

晋襄公陵墓就座落在襄汾县城西北30公里东柴村南塬上,这里西依姑射,东傍汾水,景色秀美,古风氤氲。

现存墓冢高18米,阔约平方米。墓南排列有太子、太妃两座墓冢,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另外还有一处叫“襄陵”的地方,是春秋时期另一位著名国君宋襄公的陵墓,在河南睢县。不过,此“襄陵”与襄陵县无涉。

姑射山

“襄陵”还有一种释义:

谓大水漫上丘陵。《尚书·尧典》载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。”

这里讲的是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的景象,出现“襄陵”一词,比襄陵置县晚了余年,显然也不是襄陵县得名的依据。

襄陵县得名后,一直叫得很响亮,很坚韧,延续了多年,其间只有16年曾用名干昌县,50年曾用名擒昌县。

襄陵县历史上的范围很大,浮山县曾两次划入其辖区,也曾一度管辖过乡宁县域,所以人们常说,襄陵县管得宽,东有浮山县,西至黄河岸。

最初的襄陵县城设在距今襄汾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古城庄,如今的古城庄虽然只是个有五六百人口的小村庄,但当时的县城却很大,有1.21平方公里,远远超过后来迁移的3处襄陵县城。

在全国只有万人的汉初,如此大的县城,只能说是其建造和经营的时间很早,地位也很重要,是传说中春秋时晋大夫郤犨所居?与现在正在发掘的陶寺北墓地有何关系?都是需待考证的历史课题。

老襄陵县城有四处:

即古城庄(当地人称干昌府城),历时年;

古襄陵村(又名向阳村,宿水店),历时年;

襄陵镇(又名晋桥店),历时年;

赵曲村,只待了2年多。

-3-

临汾,因滨临汾河而得名。

这是个不错的名字,历史上曾有3个地方使用过,而最早的冠名权属如今襄汾县南端与新绛县交界处的晋城村(赵康古城),这里是汉初设置的临汾县城,“临汾”在这里被叫了多年。

第二个称临汾的地方,是如今的汾西县,县城在汾西县和平镇申村,从北齐到隋开皇三年(),有二、三十年时间。

第三个才是如今的临汾城,开皇3年将襄陵县北边的平河县(原平阳县)改为临汾县,不过这一叫就叫到了现在。

最初的临汾县城,在战国时叫汾城,是魏国的城邑。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,秦将张唐领重兵进攻汾城,苦战两个多月,攻破城池,斩杀晋(魏)军六千,晋(魏)军在逃跑中被河水淹死约二万人。秦国汾城一战定局,最终一统六国。

战国时的“汾城”,在春秋时为晋献公迁都的故绛,古晋城遗址显示,这是一处占地4.5平方公里、完全符合春秋时诸侯都城规制的地方。

汾城

这处气势恢宏的城邑,风风雨雨数千年,经历了古晋城——古汾城——古临汾——赵康古城遗址,积淀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和前尘往事。

最早的临汾县县域也很大,包括今天的襄汾县南部和新绛县,以及稷山县的一部分,到了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),朝廷把临汾县一分为二,南部设为绛洲,北部改为泰平县,隶属绛洲管辖,县治设在古城乡北三里(今古城镇),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,改为太平县,隋时把县城迁到关东(今景毛乡北古县村),唐贞观七年(),太平县移治敬德堡(今汾城镇)。

“太平”也是个好名字,民国年间,全国竟有3个地方称“太平县”。年,山西省在全面调整省内区划时,为了不重名,决定启用太平县境内古地名“汾城”,改名为汾城县。

老汾城县城也有4处:

即晋城村(赵康古城),历时余年;

古城镇(泰平关南),历时年;

北古县村(关东),历时19年;

汾城镇(敬德堡),长达年。

-4-

在多年的漫长岁月中,襄陵、汾城两县一直都各自为政,各行其事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年9月,相邻而居、独立于世的两县终于融为一体,合并置襄汾县,县治设在塔儿山下、汾河岸畔的史村镇。

年1月,襄汾县制撤消,县境分属临汾县与侯马市,年7月,复设县,县治仍设史村镇。

襄汾县的前世今生,是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的脚步声,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,既曲折又辉煌,既有料又有味,它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,也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祖先的鲜明印记。

作者简介

高建录先生,襄汾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,县作协主席。

编辑丨虫子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点内容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