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/2/1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古韵浮山奇观

浮山,位于长江中下游段的北岸,今属铜陵市枞阳县城之北浮山镇,面积15平方公里。浮山,自地视之如滀,自江视之如舟;观岩壑相属玲珑,若浮夷坚癸志,幻异别奇。浮山,因火山喷发于长江畔而形成,独树一帜特色,富有传奇色彩。峰峦岩洞、古刹佛寺、地灵人杰、摩崖石刻,多处文化板块,交融辉映奇观,历久生态留白。浮山形胜壮美,流芳百世。

浮山地境,当今京台、沪渝等高速路途穿过,安徽省道直达。浮山美誉中国第一文山,年,列为安徽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。年,列为国家森林公园。年,列为国家第二批地质公园。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申报5A级。

01

名胜枞阳浮山

枞阳历史悠久,西周时为宗子国,东周后期为楚地。西汉元封五年(公元前)夏,设置枞阳县,属庐江郡。长江北岸旗山植株,耸立“枞”树,松叶柏身,山南为阳,富饶之地,故名枞阳。

枞阳县始置后,历久沿革变迁沧桑。东汉建武后期并入置舒县,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),废舒县,设吕亭左县。南朝齐永明年(-)复舒县,隶庐江郡。南朝梁天监年(-),又废舒县,复枞阳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),改名同安县,属熙州。唐武德四年()设舒州。至德二年()更名桐城县,改属盛唐郡,次年隶舒州。宋元明清民国初,县属安庆府(后为路、道)。年2月,析桐城县东乡和南北乡,设立桐庐县,属安庆专署。年2月,更名湖东县。年5月,复名枞阳县,属安庆专区(市)。年10月,划归铜陵市管辖。

《长江航道史》和相关资料的记述,长江古昔上游流势迅猛,常挟运大小不等的碎屑岩石,到中游即出三峡后,水势渐缓东流道域,受到两岸陆地如山冈、土墩等阻遏影响,演进基本规律:变道的形成与衰亡,沙洲的淤长与消失,穴口的冲块与湮塞,主交汊道的相直交替。

第四世纪以来,长江东流途经中下游段,长久受到南岸羊山矶,北岸黄梅尖、牛角尖、拔茅山、柳风山、城山等山脉的盘石作用的阻障,流向回转为南北,形成大拐弯水道。江水中大量的砾石、泥砂俱下,流水的波浪作用,在搬运活动过程中,中粗粒又比重大的先沉积,但仍有软泥沙的存在。最后失水固结转变为坚硬沉积体,其厚度继续增加,长久侵蚀的沉积作用,组成二三阶地。原江幅、浅深、流速等发生根本变化。长江幅宽缩小并形成江中沙洲。原水浅低域,渐变形成滩地,后为沿江圩区。水深洼地,自然形成湖泊,后为连城湖、白荡湖、陈瑶湖及塘等,星罗棋布。还自然产生了夹江、沙洲等地貌特征。

《汉书·武帝纪》载,西汉武帝(刘彻)元封五年(公元前)冬,行南巡狩,至于盛唐地,望祀虞舜于九嶷。登潜天柱山,自浔阳浮江,亲射蛟江中,获之。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载,“咸宁五年()十一月,大举伐吴,遗龙骧将军王濬、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,浮江而下。”秦汉时长江中下游段(今九江至和县),幅宽水浅,俗称浮江。

古昔长江枞阳段,自浔阳(今九江)东流,途经皖地(安徽)江段,汉晋时期(后南宋初起变化),长江广阔,流速缓慢,江水浩荡。“大江阔千里,孤舟无四邻”(南朝梁文人朱超诗句)。唐诗人李白晚年于庐山征召,为永王李璘幕府,至德二年()正月,随军沿长江东下,途经枞阳域,追怀典故史迹,赋诗《永王东巡歌》中:“君看帝子浮江日,何似龙骧出峡来。”李白诗句“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”。《地质纪元》之中生代白垩纪,长江北岸(枞阳),爆发火山,岩浆作用形成山冈,又受江水三面环绕,山形如船,又似筏、似桥、津渡,轻舟浮泛。因山浮江滨,自水观舟之,起名浮山,后称浮渡山,又称符度山。

02

立典浮山旋回

浮山的火山活动,位于亚洲大陆东部,为庐(江)枞(阳)断陷盆地西边。依地质年代,中生代先后分为四组,后者即浮山组,为白垩纪早期,距今约1.4亿年上下。地壳深部的高温类熔融物质形成岩浆,处于高温高压力的岩浆,所处的温度、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,以及自身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,并在地壳构造运动过程中,沿着薄弱带、破裂带的压力降低的部位,侵入地壳,喷出地表形成火山。浮山先后几次爆发火山旋回。岩浆及其他各种碎屑体物质,就地或附近堆积。随着温度、压力的降低,堆积体为冷凝、固结,形成高地如山。主要是粗面质火山岩组成的古火山机构,为一盆型凹地,四周山丘的山脊线,呈环形或弧形分布,岩体走向呈现弧形弯曲,倾角多向内倾斜,属典型的破火山,形态典型。其中火山口,为漏斗形状,在火山熄灭后,蓄水成湖,俗称天池。

浮山火山后的地貌,属沿江平原区江北低丘,山体沿南北向展布,东侧略高。山顶几乎平坦,但多悬崖峭壁,沟谷纵横。均为沿环形和放射状断裂,形成的断层崖和断层谷所致。而东西两侧陡壁,峥嵘突兀壮观。丰富的火山地貌形成后,在元古历久的自然气候、风力、水力等冲击溶蚀作用下,火山的遗迹,渐次形成了浮山峰石岩洞,琳琅满目,光怪陆离,蔚为奇观。

浮山火山地貌保存完整,岩相种类配套齐全。地质现象之典型,堪称国内最具有代表性地区之一,在国外已知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亦不多见。这在火山学上,具有重大相当高的科研价值。火山包含一个科学故事,是科学普及极佳的场所,它的自然景观又赋有不同程度的地球科学与生态环境科学的价值。中国地层典确定为“浮山旋回”,火山岩典型的代表地区,在地质学中有立典意义。

浮山是大自然馈赠于枞阳一份奇珍异趣财富,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,记录地球演化的永久“档案”,见证地球发展的不同篇章,具有不可估价的科学意义。稀有的自然属性,创造了许多的独特,甚至是世界上唯一的优美佳境。成为国内一座不可多得的天然火山地质公园,填补了我国风景名胜,此种类型的一个空白,成为旅游文化,观岩审美,求知修身,彰示独树一帜的山岳魅力,名扬天下。

03

山峰岩洞奇崛

浮山于火山爆发后,由多孔而质地不一的火成岩组成,漫长经久风雨霜雪的雕琢,发育成千姿百态,悬崖陡壁,险峰不凡,玲珑梦幻的地貌,形成壮丽的秀峰、怪石、峻岩、幽洞奇崛美,尤妙有72峰、72洞、36岩等,峰中有岩,岩中有洞,相得益彰生辉,天成独特仙境。充满神奇性、趣味性、知识性。交口称誉优雅,呈现历史社会文化价值。根据多本方志和有关文献记载,简述择优名峰岩洞奇崛之壮观。

浮山南麓为进山入口处,行进“浮山胜境”牌坊,豁然开朗,气势恢弘。坊邻清水塘,泉水清澈,山水相映。左为虎形山,右为回龙峰,乃虎踞龙盘之福地。后为双瞻阁,其后为狮子山。坊前车站后,南朝梁建华严寺,千年沧桑,现代改设浮山中学,百年校园内置有御碑亭,明神宗帝万历二十八年()三月,为华严寺颁赐《大藏经》,石刻圣旨碑,立于寺门御碑亭。

浮山南部,名有最高峰,称妙高峰,海拔米,巍然独特,俯瞰江流。峰顶有光明岩,南宋建“望江亭”。元末陈友谅起义军扎寨,称点将台。明初朱元璋与陈军“浮山捷”场,古亭毁没。年在遗址重建亭,年于亭前又建“望江阁”。妙高峰东侧,一石耸立,如斧刻浮雕;自下而上,如大佛面东而座,仪态万方,称如来峰。其相邻有一巨峰,称飞来峰,绝壁悬崖,如斧壁刀削,石壁上有一奇石,冠架在危石之上,有腾空之势,有下坠之危,昔人不解来自何方,故称“飞来石”。妙高峰西侧,一大黄石压顶,状如天鹅,故名“黄鹄峰”。其下有双石耸峙,如舟中桅夹,称“夹桅石”。妙高峰下即飞来峰上,有一巨石突出山地三米,如蘑菇,上平如砥,云蒸雾绕,石峰隐现,称“缥缈峰”。高峰壁中之半,有洞如虹,狭而长,宽2米,长9米,高8米,洞前古木交错,浓荫遮口,人迹罕至。洞旁还有一小洞,名剑谷。传述明代思想家、科学家方以智遂题名“长虹洞”,“剑谷”。登高峰顶,北望有二巨石酷肖青蛙,前后爬在悬崖绝壁之上,如在河岸相戏,俗称“双蛙观岸”。

浮山东南部,名有金谷岩、极乐岩、金谷洞。位于翠微峰下,阔五丈,横十三丈,巍然倚空,岩体似大鹏展翅,险峰对峙,若前幽壑堆翠。山腰古有名刹金谷寺,佛殿金碧辉煌而得名。金谷岩之上有大通岩,又名滴水洞。入口处两旁石壁森严,若斧削成。洞形高狭而曲,广圆翕然,如旋螺状,高约26米,面积平方米,层叠如楼,造型奇巧。明郡守赵寿祖题名滴珠岩。此洞顶一窍可见天日,称“一线天”。中衔巧石如珠,称“龙口戏珠”。更神奇是洞壁天然形成一圈石阁,似楼栖身,故称“隐洞”,又称“复岩”。金谷岩旁之山道上有一整石,形成天然石拱门,似关塞,称“紫霞关”。滴水洞前,有石高四米,上丰下剑,如珠从天而落,人称“天珠”,又名“撑腰石”。洞之东有“玉兔拜月”、“狮子山”等峰岩。金谷岩之右有云栖岩。

浮山中部东,名有会胜岩,又称会圣岩,在翠盖峰下。为一巨大长形悬空突兀的岩体,岩洞深广容数百人,似屋可栖,皆萃山峦翕集,以奇胜会集于此,称会胜。北宋远禄禅师居地,曾与欧阳修诸圣贤相见,会聚此处登坛讲论,传有“因棋说法”典故,又称会圣岩。此岩之左有栖真岩,可居数十人。此岩之右西行向北,有莲花岩(石),山顶石平如砥窪,水处生芙叶,黄红间夹杂如绘。其岩后有翠华岩与庆云岩相接。会胜岩西有连云峡,内有止泓岩。此峡之右有佛母岩,因岩形又称筛子岩,并相邻连云峡。会圣岩南西,有枕流岩,南抵玉龙峰之尾,北与陆子岩相连。此岩一窟三门奇特,石廊屈曲。

浮山中部西,名有石龙峰,又名玉龙峰。一峰突现,蜿蜒曲屈若龙,跃然昂首若生。人行龙脊,上有古人书迹“石龙峰”,年久难辩。此峰是观赏浮山最佳之地。视众峰环拱,溪流山谷之美景。峰半山处,于明代嘉靖年(—),桐城县令樊仿,所建“石龙亭”(清毁今重建)。石龙峰东南有胡麻溪,此中有穿心岩,源处天然石板,两片联属,其上如砥,其下穹窿,容数百人。前后相贯如桥,天水自中而过,故名仙人桥,傍有杵臼、垆榻。龙峰西有潜龙峡,雨雾时节漫步,峰脊如入仙境。龙峰北有雷公洞,深广各四丈,石井2穴。明代书画家雷鲤之读书处。题曰丹井有池,赋文。龙峰西北有抱龙峰,又名狮子峰,即为狮头,狮尾摆成为佛子峰。

浮山北部,名有张公岩,古称壁立岩。内有天然石洞,纵横各二丈许,深广可容数百人。南宋词人张孝祥之子张同之,随母隐居,苦读、学道,后中进士,任舒州知府,故而得名张公洞。岩洞后壁有井,水清澈见底,甘洌异常,称“龙井神泉”。每当夕阳西下,井中映出一轮红日,洞内满壁生辉,呈现“浮山夕照”奇景。张同之曾任钱币转运官,岩内又有南宋的炼丹洞、鼎炉洞、杵臼台、杵药池、棋盘石、濯足盆、洗澡池等遗迹。岩洞东有石径,盘旋如云梯(峰)。西有渡仙桥,游龙峡衣带溪山云林迴且。桥侧有西峰岩。桥上西有观音岩,古名啸月台,西壁一小洞名多景洞,内聚小孔百余个,形如蜂房,仿佛缩影浮山全景之洞中,故又称总岩。张公岩与观音岩之间,于清嘉庆十六年(),僧慧莲募化所建渡仙亭。

浮山西边入口处,屹立独特的巨大石台,上面比较平整,中有古棋盘。相传古时樵童,见有两位老者下棋,驻足观望,天晚回家,见斧锈,柯(柄)烂,扁担及柴为灰烬。后人据“村童遇仙”典故,起名烂柯石,在石台南之后建“烂柯亭”。

浮山古为三面环江水,唯西边与陆地相连。远望浮山,仿若是一艘泊在水边的巨舟,中桅似为樯山而又得名。是典型的火山后期岩浆喷发而形成岩种,即为火山口的四周群山,构成如椭圆形火山岔地,是极为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。

04

古刹佛寺勾沉

有关文献记载,东汉永平年(公元58—75),西域天竺(古印度),经月氏国(今新疆伊犁河上游),佛教经卷传入中国,后在洛阳建造寺院,开展佛教活动,先是译经,始于民众崇信佛教普遍。三国吴晋代佛教流传行盛。南朝佛教受到高度礼遇。隋唐佛教进入鼎盛时期(其中一度唐武帝灭佛事件)。宋代重创兴隆。元明清佛教平稳发展。长江中上游段的浮山名位优势,始于东晋南朝推崇佛教,兴建寺院,渐年发展,香火旺盛。

东晋名僧慧远(-),俗姓贾,山西雁门(今代县)人,亦曰惠远,人称远公。幼儿热读诸子百家,向往佛门;青年时游历名刹,于恒山拜师道安学禅并有成效。兴宁三年(),北方发生战乱,慧远随师南下到襄阳,游访山寺等地。太元二年(),前秦符大军攻占襄阳,道安返回长安,师徒分别。慧远云游长江中游多寺又东下。太元四年到浔阳(今九江),受到师兄慧永之邀到庐山。清幽环境被招引而定留。几年之后兴建东林寺,开创佛教一派净土宗。东晋帝王达官显贵均与其保持联系。慧远基本于庐山三十多年中,还常游历四周名山寺院,传教授佛。隆安初期泛舟赴浮山,观览独特的山景幽雅激情而吸引,故选择浮山南麓平岗兴建“浮山寺”开创道坊。

智岂页(—),俗称陈,字德安,祖籍颍川(今河南许昌),世居荆州华容(今湖北潜江西南),一生于南朝梁陈至隋初时期。少儿事佛,十八岁出家。南朝梁太平元年(),远行投湘州(今长沙)果愿寺,从师慧思,读研《法华经》。后隋杨广在扬州,慕智高名,邀赴扬州。南朝陈光大元年(),智岂页离湘州行水路,乘舟江下,途游庐山等地。光大二年(),途经浮山登陆,优美的山景吸引人情,择于山南结茅庐参禅,修葺寺庙、道路、植树、讲佛。一年后离山,泛舟江下,到金陵居瓦官寺开讲传禅(八年)。南朝陈太建八年(),即三十八岁,南下始行入天台山(今浙江天台市北天台山),研学经论,判释经教,树新宗义,先后撰写《法华经玄义》等八部天台宗理论作,世为天台宗之集大成者,创立天台教派,一生造寺36所。其中避隋灭陈之乱,曾移居光宅寺,又巡游荆湘、庐山等,但未返回浮山,晚年回归天台山圆寂。

华严宗,是唐代早期法藏创立的佛教一个宗派。先行创始,初祖杜顺,二祖智俨,因依《华严经》立宗派而得名,以静坐默会为主要修行本性的宗旨。杜顺(—),南朝陈太建七年()出家,于终南山(今西安市南)修行禅定,研讲并弘扬《华严经》为滥觞。其弟子智俨(—),随师学法,专攻《华严经》,发展教观。唐太宗曾引入内禁,为王族懿戚所归敬。其弟子法藏(—),先世西域康居国人,祖父侨居长安,生于长安,以康为性。显庆六年(),离家入太白山(今西安市西)求法,听师讲《华严经》并为门徒。通天元年(),奉诏至云华寺讲《华严经》,前后三十多遍。曾登座武则天舍住宅为太原寺讲经。创立“法界观”。武后称“贤首戒师”。圣历二年(),译《华严经》正本八十卷,武后特下敕褒奖。又唐中宗、睿宗授菩萨戒。法藏广事《华严经》的讲解和注疏。撰《华严探玄记》等数十种百余卷,促使华经宗教观建立周备。史为实则创立华严宗。唐贞元十九年(),择在长安南少陵原半坡,兴建华严寺,东侧有初祖杜顺禅师砖塔,方形七层,石刻《杜顺和尚行记碑》,列为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。时为与禅宗、天台宗并称于世的最有中国特色的三大宗派之一。到宋代临济宗、曹洞宗为繁盛。

北宋法远(—7),俗姓王,郑州人,号圆鉴禅师,人称远録,又称远公。早年崇尚佛教,17岁游并州(四川),投永天院三交智嵩(首山省念之嗣),受具足戒。云游洛阳、长安等名寺院,学攻《华严经》,信仰华严宗。天禧年间(—),游襄阳、汉中等名寺后,受命于丛席为众领袖,仁宗赐号圆鉴。后又游庐山、黄梅山、天柱山等逸居。庆历六年(),为翰林吕济叔所舟江东下,观望长江北畔,似船独特浮山,登临峰岩,饱览奇观,震撼吾心,缘分留恋,住居会胜岩洞。察看浮山南麓古“浮山寺”,经历“会昌法难”,五代战乱,佛寺损坏。法远重建更名“华严寺”并为道场。选择《华严经》中“一一皆如妙高聚”,为浮山最高峰起名“妙高峰”(今乃称)。著名文学家欧阳修(—),庆历六年(),任滁州太守,次年慕名游览浮山,访见法远,主客下棋作比,讲授佛法,“因棋说法”成为典故。后众多名士前来问法,故浮山名扬。法远又一度外游天平山等。至和二年(),复旅浮山旧隐。嘉佑三年(),著佛典《九带集》而名传。法远为浮山佛教兴盛,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后在会胜岩坐化。邑人缅怀,在该岩之右栖真岩,明万历戊戌(1年)兴建石料单层“远録祖师塔”。南宋吴道行在会胜岩石刻“九带遗踪”。明代天启三年()邑人汪之广在岩顶兴建“九带堂”并石刻碑(清末毁)。同年就旧石塔损坏而重建。清康熙九年(),无可大师方以智(晚年出家)受邀,为浮山十六代住持,其徒山足和尚主持重修《浮山志》,建造“藏经阁”。

大阳警玄(—),江夏人,早先住持金陵崇孝寺。十九岁为大僧,南唐后期初谒鼎州梁山观禅师。北宋咸平三年(),谒坚禅师为使主。承受于曹洞宗为高弟,神观奇伟,有威重为祖师。以曹洞宗旨诀寄。叶县省念之于法远,便为求法传续。岁八十,叹无可以继者,遂作偈并布履布直裰,寄浮山法远禅师,使为求法传续。法远拜而受之。

投子义青(—),俗姓李,青社人,世为曹洞宗七世祖。七岁投妙相寺脱尘,十五试《法华经》得度,次年受具足戒。后入洛中闻《华严经》,开演玄谈,听者悦服,诣其法席,振作曹洞门风。时下浮山法远道声满天下。嘉祐四年()投子义青,行到浮山会圣岩洞,法远喜迎而致礼,相见演传佛事。受戒浮山大悟,为大阳警玄之嗣。四年后义青辞行外游诸地,如庐山等。熙宁六年(),义青回归舒州。

浮山中部云霄峰下,有一岩中深邃空洞。东晋依洞建寺,南朝梁至唐代为江左名刹。“会昌法难”至五代衰落。北宋扩建形成规模,香火兴旺。庆历六年(),名士欧阳修任滁州太守,慕名游览浮山,高师法远在此住持,热忱相会欧公等诸圣贤,说佛法事。邑人称会圣岩,故而古寺亦称会圣寺。后在此寺住持历代高僧有义青、晓云、思公、端公、澹居、清隐等,多有建树,为古昔法师们登坛讲佛之法堂。寺后石台上三尺许,北宋嘉祐四年(),石刻“会圣岩”大字。寺门一对石柱刻文:“会心不远,圣域同登”。禅寺可惜毁于清太平天国战乱。宣统二年()重建佛殿,形成规模。年重修。寺前山谷中翠竹婆娑,寺门前植有树龄千年1株银杏高约3丈。寺内异常供奉弥勒佛、韦陀菩萨、三尊大佛等像。殿后石台安置法远大师的玉雕像。当今寺匾“会圣古刹”为赵朴初所书。

浮山中部东南处,依因火山熔岩而形成较大岩洞,山谷岩壁似金灿灿而得名金谷岩,古称大寂岩。北宋早期,大通禅师结缘于此,初名绿萝庵,择为道场。北宋名士黄庭坚(—),因修实录不实而罪,元丰三年(),贬官知吉州太和县,水路赴任舟行浮山游览,相见住持,感悟作诗《大通禅师真赞》,故名金谷寺。岩寺相得益彰,形成岩寺设置区别外地的典型特色。人行长长石级,进入掩映于幽壑丛林之中,可谓“深山藏古寺”。北宋晚期宣和元年()冬,诗人陆游之父陆宰(字之钧),官至知府,偕同名士黄安时、曹无忌等好友,相聚岩洞,秒赞卓绝,改称“胜集岩”,邑人刻字寺内石壁上,还题书“陆子岩”,书法珍品(保存至今)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),太史吴应宾造“丈六”金身供奉大殿,其兄吴济宇捐资建殿。岩洞石壁刻有佛像28尊,颇为壮观。清咸丰七年()冬,太平军攻占枞阳与清军而战,惜寺遭毁,但仍保存宋代石雕宝座、石壁佛像、明代大钟等。寺前茂林翠竹,有一棵古老木莲树,旧称“木莲阁”。另有一棵于盘石之上“罗汉松”,相传明代中期所植,树龄五百多年。岩寺风光迷人,招引游览。

浮山北部中处,古名壁立岩洞。内有一眼井,深3尺,甘泉四季清澈甜美,可容水数担,称“龙井神泉”。每当夕阳西下,光照清泉摇荡,岩壁生辉,造就“浮山夕照”为一名景。相传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(—),和县人,进士第一,官为抚使、知州等。张孝祥早年与初恋情人李氏生下一子,得不到张府认可,张中进士任官中书舍人,将李氏送回原籍浮山,居住岩洞,无奈出家为道,子随母亦学道,李氏精心育子张同之,勤奋读书,后考中进士,官知舒州,后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。张同之申报阴衙,授于生母获准。岩洞曾居住张同之母子,后升官名扬。南宋绍熙甲寅年()二月,好友龚维蕃题刻“张公岩”(称岩名),张同之题刻“碧云岩”,均已存留。为纪念缅怀,后来邑人在洞内建庙殿,供奉张同之塑像。岩洞内存很多张同之遗迹,有炼丹池、炼丹洞、杵药台、鼎炉洞等,还有岩凿的洗澡池、濯足盆等。故而称张公寺。

浮山处于长江之北畔,水路便捷,隔江之南有闻名的九华山佛地。天赋浮山岩洞成林秀丽,有别于其他山岳的特点,自然造就历代兴有寺庙,均依岩洞而建,山中有洞,洞中有寺,形成独树一帜的佛教奇观。浮山自晋梁到清代,历经两千多年,历史因素,虽然屡损屡修,仍然名声远扬,成为历代向往的祈福圣境。

05

摩崖石刻珍品

浮山独特的优越地势,造就了摩崖石刻的魁力恢宏。现存方的据实记载,千年来近百位历代的学者官宦、僧侣道徒、隐士贤达等名人,身历浮山,感怀题言留字,咏赋诗词,撰文游记、纪事、佛语等体裁齐备,选择适宜的峭壁、岩洞而镌凿,并又相连、层叠、广密深湛。石刻年代始唐至清代,持续皆有,少者1方,多则数十方;有的字大如斗,小如盅。刻石方法阳阴兼有,方圆扇形皆有。书法字形楷、行、隶、篆、草书俱全。琳琅满目雅韵,情趣横生纷呈。彰显人文鼎盛物证,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按地理方位简述石刻文化活力。东南部以金谷岩为中心景区,南宋宣和己亥年()冬,陆宰(陆游之父)和四友同游,题“胜集岩”(纪叙长文),刻在金谷岩(寺殿)后壁。岩内明末吴应宾撰“滴珠岩纪事有叙”(诗文)。此岩下滴水洞内,明雷鲤题“雨花天”,任天成题“悬河”,黎道炤题“洗心处”;清陈于阶题“天河队王”。洞口清方以智题“吴观我先生指元处”。洞前清康熙丙寅年()三月,黄琰题“进一步”。洞外清嘉庆辛未年(),卢昕题“山呜谷应”;道光十年(),黄文炳书“天台幻境”。金谷岩山道上,一块整石成门,故名紫霞关,明陈于阶题刻“盘石关”。关口名人题刻“浮山”七言诗,关上李核题七言诗(扇形草书),关顶康熙庚子年()春,刘凡“仙人床”七言诗。此关南棋盘洞内,明太守阮自华题“首楞岩”。洞壁清乾隆周符和题佛学两名句。金谷岩(寺)南即浮山南麓古华严寺(今浮山中学),其后峭壁,明万历己亥年()刘东星题“远公道场”,清方以智题“通天佰”。古寺西飞来峰顶部一大奇石,清雍正丙午年()刘珩群题刻“何处飞来”。

浮山中部,以会圣岩(寺)为中心的胜景石刻甚多。该岩南侧石壁,清初怀竹题“东南会胜”。寺门汪子云题“会心不远,圣域同登”对联。寺后五云岩北侧高鹤题十句诗文,岩额明吴中即书“阮集之读书处”。寺后云霄峰之半,明清隐法师题“指月石”。会圣岩南下隐贤岩内,北宋治平乙巳年(5)冬,杨杰撰“隐贤岩记”(四言诗),第三年石刻;宣和壬寅年(),僧人题“石刻第一”。明李核题五言诗(圆形石刻)。清顺台丁酉年(7)三月,方以智与四友联句(五言长文)。岩洞口上有万历年间朗目禅师传远公心印题“因棋说法”(典故)。岩壁清乾隆壬辰年(),朱筠撰“游浮山记”(小字长文)。会圣岩下原有一岩,陆宰书“陆子岩”(后为岩名),岩内明钱远善书“风云际会”;明雷鲤题“壶天别业”。陆子岩南下山崖,明万历十九年()春,赵寿祖题“枕流岩”。岩外侧明万历丙申年(),强存云书,吴道行刻“九带遗踪”。陆子岩下马蹄洞内,明嘉靖乙卯年(),雷鲤撰“纪游”(长文);马蹄石上,方则君书“一足可尊”。龙虎关(会圣岩洞长廊处),明隆庆己巳年()春,周仰南题“洞关”;关内(南玉龙峰尾,北与陆子岩相连长八丈多)侧壁明钱元善题“浩笑廊”。清康熙丁卯年()冬,谢亮题“天地枢机”;庚子年()春,刘几撰“浩笑廊醉眠”。关内石柱,明隆庆巳己年()春,周芸题“洞天石柱”。会圣岩洞上炮台石崖,清咸丰元年()春,唐逢尧回乡作诗(长)。马蹄洞下雷公洞前沿壁,北宋嘉祐辛丑年(1),释从广撰“岩洞道路文事”(长文)。

浮山西北部,以张公岩为中心的石刻群。古名壁立岩,南宋改称张公岩(至今)。此岩上观音岩,洞口圆门两壁,清黄文炳书“山如人意懒,石似我心空”对联;洞西侧一小洞名总岩,明钱元鼎题“浮山会景”,一旁清嘉庆丁丑年(),张汉题“石史”;洞门外清乾隆年间,陈三辰题“别有天”(大号字)。张公岩下百步云梯侧石壁,李加泰题“卧云披月”。此岩下海浪岩内,清方潜夫题“行窝”;岩左明盛世承题“止泓”;明方大镇题“野同岩”。岩西侧明万历年间阮自华题“阮君洞”。此岩上明刻赞县令“三候继美”。阮君洞与野同岩之间峭壁,清初吴用先回乡题词四言四句。海浪岩下朝阳洞内,北宋吴元和刻唐僧玄觉禅师语录“先须识道……”(长文);明王守仁两首诗文,知竹书“朝阳洞”。阮君洞西即浮山西部入山口处,一座石台名“烂柯石”,南侧古建“烂柯亭”,方志载唐孟郊游山题书亭名,并作诗四首。

当今浮山留存众多的墨宝石刻,地点集中,内容丰富,传世珍品,在我国大山岩洞中极为少见,是中华文明古代文化艺术长廊中的杰作,是一处宝贵的山水文化库,是研究古代书法和历史人物的资料库,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,文学艺术观赏价值。在此清丽素雅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灿烂的文化山岩中,寻古访幽,无疑是人生之一的大乐事也。

06

魁力文山宏赡

浮山仙境,独特的天成气质,丰厚的人文景色。千百年来,吸引着历代无数的文人、官宦、墨客,慕名前来游览,身临其境,人山陶醉,心旷神怡,留连忘返。名人感悟抒怀,挥毫游记,或赋诗,或题词,或留言。人文蔚起,形式多样无数佳作,镌刻岩壁,铭刻洞壁,摩崖石刻书法雅韵,千秋留存世间珍贵。

历代学者、文学家等,名人游览浮山之峰岩寺院等壮丽风光,触景生情,感怀抒写游记。文献记载,主要有唐代玄觉禅师《先须识道》(铭刻)。北宋有杨杰于治平二年(5)《浮山华严寺记》、《隐贤岩记》;陆宰于宣和元年()《胜集岩》。明代有方学渐(—)《浮山赋》、《游浮山记》。雷鲤(嘉靖年)《浮山纪游》。吴应宾(—)《复华严寺田记》、《滴珠岩记事有叙》。钟惺(—)于年《游浮渡山记》。黄辉《浮渡护国大华严寺重新记》;吴道斌(年)《浮渡华严因缘偶记》;吴德咏(年)《佛母岩》;方以智(—)《浮山游记》。清代有张英(—)于年《癸未秋游浮山记》;戴名世(3—)于年《游浮山记》;邓旭于年《游浮山记》;方苞(1—)于年《再至浮山记》;刘大櫆(—)晚年《游浮山记》;朱筠(—)于年《游浮山记》(铭刻);姚鼐(—),《左仲郛浮渡诗序》;李兆洛(—)于年《游浮山记》;徐宗亮(—)于年《游浮山记》;大宁《游浮山记》,释弘智《远祖塔院斋僧田记》,《浮山游记》;吴岳秀于道光十一年()《游浮渡记》撮要;唐逢尧于咸丰元年()《故地重游》;吴兆熊于康熙十八年()《连云峡记》;吴文心于康熙二十五年()《幻度松记》等众多游记文传世。

浮山名声远扬,千百年来,吸引了历代唐至清,众多的文学家、诗人,游览浮山风光,抒怀赋诗,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据相关文献记载,主要简述名家诗作。唐代有孟郊诗四首《金谷岩》、《滴珠岩》、《观音岩》、《金鸡洞》,白居易诗《缥缈峰》,品洞宾诗《游浮山留题雪浪岩》。北宋有范仲淹文《远禄塔铭》,梅尧臣诗《浮山》,王安石诗《水濂洞》,苏轼诗《过浮山》,黄庭坚诗《仙桥洞》。元代有赵孟頫诗《金鸡洞》。明代有王守仁诗二首《谈浮山之胜》、《寄题浮山》,齐之鸾诗《游浮山分韻得看字》,雷鲤诗《浮山暮春》、《题会圣岩》,钟惺诗《总岩》、《宵步浮山石廊引烛题壁》,方大镇诗《游浮山》、《题野同岩》、《再游浮山》,何如宠诗《游浮山》(四首),黄道周诗《辞浮山》(四首),方孟式诗《浮渡山居》,方维仪诗《浮山庄有感》,张秉文诗《暮春游浮山》,许浩诗《浮山夕照》。清代有张英诗《寄题金谷岩》,方中通诗《浮山感怀》,朱筠诗《拜无可大师像》,刘大櫆诗《登浮山》、《会圣岩寺》。还有近现代名人游历浮山赋诗多首。

浮山方氏学派,始于明嘉靖方学渐,经方大镇、方孔炤相沿成习,尤其方以智集大成者,到清雍正。生在浮山,长在浮山,长眠于浮山的五代群英风流不绝,造就最大的家族方氏学派。方学渐(—),今枞阳浮山地人,明代中期桐城学术领头人,文坛讲席闻名,为方家“易”学创始人,晚年筑桐川会馆,讲授培育人才,著作甚多。(方学渐墓列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)。其长子方大镇(—),明万历己丑年()进士及第,后大理寺少卿,参与首善书院讲学,继承父“性善”为主旨。后辞回浮山隐居,题住所为“在陆山庄”。大镇之女方维仪(—1),诗人、画家,幼承家学,研读经史,博学多才,年轻回乡寡居,承担教养侄方以智的重任并获成效,其姐方孟式亦工于诗书画,其堂妹方维则亦善文史,因方氏三姐妹年轻守寡守节,后人称“方氏三节”,又和弟媳吴令仪及胞姐吴令则,五女成立古桐城首个名媛诗社“清芬阁”。大镇之子,方孔炤(—5),万历丙辰年()进士,历任知州、兵部职方司郎中,尚宝司卿、佥都御史、巡抚等,善攻文史。方以智(—),方孔炤之子,明末清初思想家、文学家、科学家。明崇祯庚辰年(1)进士,载书游历江淮吴越地,博览群书,学研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并有效果。明亡战乱,清顺治壬辰年(2),返回浮山,后又外游,时为百科全书式学者。方中德(—),方以智长子,毕生从事研究史学,著作甚多,其中《百事比》25卷,世称奇书。方以智次子方中通(—),从小受家学熏陶,研读西算、历算,清初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。季子方中履(—),聪慧,少时常伴其父左右,对经中、礼乐、法度、历象、算法、声韵、医药均有研究并有绩效。义子方中发(—),常伴随伯父左右,善诗文、草书、绘画,取得成效。方中履独子方正瑗,清雍正乙巳年()中举,曾任内阁中书,布政司参议,陕西办“关西书院”,教授诸生,以振文风。两百余年,明清之际,方氏五代群英,读经易学,善工文学艺术,探索自然科学,始终坚持研究并创新和发展,成为著名的浮山方氏学派。对国学形成了全新的阐述体系,对中国文化的转型起开放之先作用。

桐城文派,是清代文坛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。浮山千余年的禅宗文化的发展,历代名人游历浮山题赋诗文的世,影响并促使地方文化发展,产生了本土文化气氛兴旺。明清至民国,今枞阳县域(含浮山地区)属桐城县。文派代表名人,时下均系桐城籍,世人及追随者统称桐城文派。早于戴名世(3—)清初散文名家,提倡“文无定格”,为文派形成基础之躯。还有浮山人方氏学派的方学渐、方大镇、方以智等著名学士,为桐城文派的兴起有先导作用。起于方苞(1—),少年古文造诣深,倡导“义法”文论为纲领并发扬完善,列为文派的创始人。经中坚人士刘大魁(—),年青文动京师,晚年回乡,授徒为业。强调神气、音节、字句的统一。文派兴盛发展的关键人物,继往开来者。到集大成者姚鼐(—),家学渊源,早年从师刘大魁,乾隆癸未年()中进士,后为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。曾到多处书院教育。主张“义理、考据、词章”三者合一,提出“阳刚阴柔之情”美学理论,促使创新益昌。四人因时为桐城籍人,故称桐城文派。其中方刘姚均为浮山周边乡村人,世称浮山为文派发祥地。桐城文派倡导研习古文,反对科考时文,强调读经习文,推崇义经之学,继承儒家传统教育思想。是清代康乾嘉时期长达一百多年统治文坛,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。

阮氏戏曲家班,浮山源流蔚起。明代阮自华(—),戏曲家。自幼随父阮鹗,明嘉靖甲辰年()进士,后任浙江巡抚兼理福建,抗倭将领。晚年受冤而获释,回归浮山佛母岩洞讲学。阮自华受其父影响读书教益成长,万历戊子年()进士,后任福建邵太守。一生热爱戏曲,万历乙未年(),辞官回居浮山讲学并撰写戏本。戊戌年(1)六月,回朗目、淡居二高僧,共同在会圣岩右,栖真岩内重建“远禄祖师塔”。万历癸卯年(),赴于安庆组建阮氏家庭戏班,系皖江带戏曲先河。后又回浮山研学。于金谷岩上棋盘洞外岩题名石刻“首愣岩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需要怎么确诊
白癜风复发难治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点内容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